编者按:
我们的课堂通向广阔的天地,我们的学习永无止境。校园内外,留下我们文新学子参与公益,学以致用的足迹。
伴随悄然而至的春天的步伐,回眸即将过去的2018年,我们文新学子内心充实,满怀希望。这不仅因为永利集团官网师生在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2018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荣获了先进集体、优秀团队、优秀学生、优秀指导老师等称号与表彰,还因为我们在公益实践与专业学习的互促中得到洗礼和逐渐成熟成长。
盘点和摘选那些记忆深处的团队故事,我们知道,这并非全部,但却是值得感怀和汲取力量的新的开始,我们期待着这些来自你我成长的经历,会汇聚成我们文新学子的公益学习传统,在新的一年存续活力,鼓舞我们带着对生活和人民的热爱再出发。
“我们热爱当下,也铭记历史。纵然时光荏苒,我们不愿遗忘。”
六、烽火太行队长 2016级中文李鹏远
四个月的筹备,15天的活动,这一路,获得了太多的帮助和感动。历史学院张扬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我们指导口述史方法;涞源县文物所安志明所长,热情地帮我们寻找珍贵的历史资料;涞源县爱心桥公益团队车朝晖阿姨,亲自和我们拜访抗战的老人……多少日日夜夜,团队成员们熬夜修改策划,丝毫没有怨言。在茫茫大山中寻找长城抗战遗迹,几个小时的跋涉让大家精疲力尽,大家相互扶持,最终圆满完成了拍摄任务。由于水土不服,很多队员身体不适,他们带病整理采访录音,只为了不耽误工作。
这一路,流下了太多的泪水。我们共采访了7位抗战老兵,这些90多岁的爷爷们,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回答我们的问题。张兆志爷爷15岁就拿起枪和日本鬼子搏斗;孙作孝爷爷的母亲,将两个儿子都送到部队,嘱咐他们奋勇杀敌;我们怎能忘记,94岁的李连存爷爷,当讲起战友为了救他而溺亡在河中时,泣不成声的模样;我们怎能忘记,92岁的付占德爷爷,心心念念着他牺牲的战友们,嘱咐我们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他们,用平凡的血肉之躯,开辟了最不平凡的伟大事业。现在,这些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老兵已步入迟暮之年,他们需要的,是倾听,是铭记。
在访谈中,我们感悟着岁月的流逝;在找寻中,我们探索着历史的陈迹。硝烟散去,英雄长存,回首过去,让我们更好地珍惜现在。
团队成员采访抗战老兵
七、贵州遵义“重走长征路”红色筑梦实践团
由学院研究生会组队申请并认真策划活动方案,2018年7月31日,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赴贵州遵义“重走长征路”红色筑梦实践团一行十人,赴遵义开始了为期六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为了追寻先烈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同时也结合学院专业特点,深入探索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脱贫攻坚,促进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西风台合影
方佳琳 17级新闻与传播硕士
重走长征路,不忘初心,牢记历史。遵义之行,让我实地的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
“一日为兵,终生为伍”,作为一名退伍老兵,长征路上,心中澎湃不已,跟随红军的脚步,我们走到了一处处纪念馆、纪念碑,看到了一张张老照片、旧物件,听到了老一辈的红军长征故事,这都是革命先烈们留下的印迹。每一处,都是一座丰碑,都铭刻着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都传承着伟大的革命精神。
此次调研实践,让我切身感受到红军行军万里,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一心、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牢记这份历史,学习长征精神,坚定信念。无论身上是否穿着军装,内心都要一直以长征的精神、军人的使命要求自己。重走长征路,不仅是回顾昨天,更是为了走好今天,开辟明天的长征之路。
张博 17级文艺学理论硕士
重走长征之路,传承革命精神。在遵义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给我的触动非常深刻。我们看到了当年红军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看到了为了革命英勇献身的战士,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
遵义会议,苟坝会议,四渡赤水,哪一次不是万分艰险,影响着革命的前途。毛泽东提着一盏马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照亮了中国的未来。重走长征之路让我深感革命的不易,也更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
现在,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依旧在传承。花茂村和苟坝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增强了。有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勇于牺牲,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有政府的好政策,才有群众的好生活。
我们做为新一代大学生,要继续传承、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点评: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学人类学教研室主任李菲
在《文化人类学》课堂上,同学们总会问究竟什么是“田野”?
说到底, “田野”不仅是一套研究方法,也不仅是某处可供展开具体研究方法的地理空间,也是一种同时容涵了地方情境、社会现场、历史过程与主体情感等多重面向的全新视域。
文新学子们在田野中孜孜以求,从长城脚下到洱海苍山,考察民族文化,助力非遗传承,追溯历史记忆,从事汉语支教,已悄然突破了横亘在“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之间的那道藩篱,迈向了“大文学”与“多文学”的广阔领域。
在此过程中,西来的“Fieldwork” 也卸下了客观、科学的冰冷面纱,与感同身受的本土“体知”传统达成和解,“格物致知”的古老学问方式便由此获得重新理解和再造的契机。
供稿:李鹏远
图片:受访者提供
部分资料来源:公众号 说文知新
编辑:雷思远
审稿:操慧、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