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行政管理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新人物榜 | 戴莹莹:学思寓教 成风化人

发布时间 :2023年06月18日 浏览量 :

 

在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永利集团官网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戴莹莹副研究员作为四川省文科组第一名参赛,最终在激烈的角逐中荣获文科组全国二等奖。

16个反复打磨的课件,20多万字的教学设计与讲稿,每个课件30遍左右的讲述练习……比赛成绩的背后,是戴莹莹长达一年半的准备和日积月累的教学体悟。面对嘉奖,她谦逊地说:“获奖是因为合适的机会和平台,因为学校、学院各个专业老师们的帮助。这份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一群人的。”

从专职科研人员转职到一线本科教师,短短的三年时光,戴莹莹将热爱付诸于行动,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以科研为重、开拓文化视野,将课堂、学术与文化传承融为一体,深受学生们喜爱。

情理并重 精耕课堂

回顾过去的教学,戴莹莹在向其他老师借鉴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教学核心总结为8个字:知识、学术、故事、情感。知识是指教材上的内容,学术是指学界的前沿,而为了提升学生对知识与学术的吸收效果,她认为必须注重课程内容的故事设计与情感融入。

为了让学生更高效地获取知识,戴莹莹精心打磨每一节课。在课堂上,她善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时还会结合相关视频、APP等工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非文学专业的选课学生也能有所思、有所感。课下,她会认真阅读学生的反馈意见,并反复思考改进、探索与教学内容最匹配的传授方式。

戴莹莹副研究员的线下课堂

在与学生的双向启发中,她逐渐领悟到虽然知识与学术至关重要,但是故事与情感也必不可少。带着实践而来的真切体会,戴莹莹将情感作为重要元素融入了比赛过程及每一堂课中。

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戴莹莹逐步将专业知识连接成一张纵横交织的网络,试图帮助学生们在历史和文学的视野中重新认识每一个知识点。例如她讲唐代诗人刘禹锡,教材称其为“诗豪”。但是她却一直思考,刘禹锡何以为“豪”呢?她以两首桃花诗为时间节点,即以刘禹锡被贬的两次经历为核心,探讨刘禹锡何以为“诗豪”。面对人生穷困之境、走投无路之境,刘禹锡选择正面迎敌、主动对抗,他的诗歌也因此充满了锋芒与力量。这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豪。她在一遍又一遍的讲解中,不断揣摩刘禹锡诗歌的文化意义。对于逐臣而言,沉沦坎坷的身世遭遇固然令人同情,但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否由此激发一种顽强抗争的动力,一种充满活力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志。《周易·乾传》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她将这些所思所得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更广阔的视角上认识文学与历史。

戴莹莹副研究员在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学之美,戴莹莹注重从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出发,引导学生与经典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几千年前的人形成共鸣,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历史、认识当下、认识未来。在她的课堂上,常有同学因某句诗词受触动而潸然泪下。戴莹莹却谦称自己不过是经典的“传声筒”,“几千年来,社会日新月异,技术推成出新,但人们的情感是恒久不变的。”

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讲授,戴莹莹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我们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要将经典的力量传递给学生。传统古代文学课堂往往更为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常常忽略文学传递的生命力量与勇气。在同学们面临困境时,戴莹莹常会有意识地从作品中汲取积极的力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我们喜爱的、崇拜的诗人都曾遇到挫折,陈子昂、高适、卢照邻、李白、杜甫等,无一例外。人生是一场艰难的旅途,人人都要学会跨过自己的山海。”在戴莹莹的课堂中,文学与执着、顽强的人生精神密不可分,“文学不仅是美的,更是有力量的!”

真诚交流 师道传继

在川大求学期间,戴莹莹在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分别师从王红教授和项楚教授。她直言,无论是为学还是为人,两位老师都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戴莹莹继承了王红教授身上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又常常被项楚教授豁达包容的人生态度激励,逐渐学会拨开自我怀疑的迷雾,勇往直前。

如今,戴莹莹也同样以春风化雨般的方式指引着自己的学生。她认为,相处贵在真心和真诚,老师和学生之间也不例外。“真实生命之间的交流才会产生真实的情感。”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戴莹莹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呵护他们的多元志趣。虽然选课人数很多,她总会尽力去认识班上的每一个同学,在了解学生、知其想法、与其共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在与学生关系亲近的同时,戴莹莹也不忘严格要求学生。“记得有一年的课堂,有些同学的作业是与我共同交流后至少修改了10遍以上。这个过程非常累,但在学习‘怎么改’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有收获。”为了与学生高效沟通,她会抓紧用好自己的一切零散时间,路上、校车上常常出现她回复学生修改意见的身影。

稳健坚实 研教互促

自工作以来,戴莹莹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校级项目若干;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项目等,出版了《敦煌文化》等著作。在一次次深入的文化探索中,她与学生一起不断开拓自身的视野与格局。

《敦煌文化》书影

戴莹莹始终认为科研和教学是一体的,只有坚实的科研基础,教学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她以冰山比喻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教学就像是露出水面的山尖,只占山体的很小一部分,而科研才是水面之下暗涌的山体。没有水下的底层,冰山便成了无根之物;没有厚重的科研支撑,教学质量便无法稳步提升。”依托学术研究讲课,能让课堂内容不局限于某个固定的范围,带领学生去探索更广阔的知识边界,更完整地讲好中国故事。

要同时做好科研和教学两项工作,并非一件易事。戴莹莹在各项工作的平衡上也坦言:“有时候也很累。事情来时,就抓紧去做!”课来了就上课,有论文任务时就写作,有课题项目就申报,一些大创课题结束后也会领着同学们继续向前推进,“都是出自于本能、喜好和责任,也不一定是为了奖项或者其他目的去。”这些忙碌却坦然的背后,其实是戴莹莹从未停下的脚步,亦是她的人生法则。“我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不一定要领先,但也不放弃。”这也是她想要对时而有焦虑感的同学们的安慰和勉励,即鼓励他们找到自己内心的节奏,建立更稳定、更自足的世界。

文化传承 使命自觉

作为传统文化与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者,戴莹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为自己和学生的使命。一方面,她在课堂上点燃古代文学作品跨越时空的魅力与精神力量,引导学生们对文化注入情感。例如讲李白时,她说李白一生虽然理想变成了虚空,自己也陷进了时代的泥淖之中。但是终其一生,任何环境都没有改变他的梦想和家国情怀。他代表着大唐积极自信的盛世精神,并将这种盛世光影保存在了诗歌中,保存在民族的记忆中,成为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故乡。另一方面,她会带领学生做各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项目,如整理嘉陵江、沱江、岷江流域“被忽视”的巴蜀摩崖石刻文献,复原巴蜀的“唐诗之路”,研究巴蜀的蜀道和文学,校注巴蜀民国时期“失落”的文献……今年,戴莹莹指导的大创项目有两个被评定为国家级,每项大创课题都做了30多万字的文献汇编,还编写了一个30多万字的文化词典。辛苦的付出练就扎实的功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戴莹莹副研究员查阅资料

在戴莹莹的课堂里,她希望学生不仅能学到具体的知识,还能记住知识开拓的过程,不盲信教材、不墨守成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生传承文化的使命。她常常告诉学生:“我们天生就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无论将来走到哪里,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不要忘了这一点!”

以教学为本,以学术为志,以文化传承为使命,戴莹莹将一腔热爱投身于讲台内外,在教书育人的求索中不断前行。

采写、摄影|李贵海、吴含、王慧、冷加冕

编辑|骆世查、王薇

责编|操慧